您现在的位置: Feel-bar>> 漂流瓶日记>>正文内容

诗,从未在远方-漂流瓶日记__爱心漂流瓶

诗,从未在远方
 
——漂流瓶日记__爱心漂流瓶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在漭水中学读书的孩子,大多就是社会定义中所谓的“留守儿童”。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、为了供他们读书,去城市里打工,过年也难得回家一次。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的,要么是年迈的老人,要么是一条狗、一头牛。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偏远山村、贫困学子,本身就很难把这二者跟诗歌联系起来,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闷。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如果满天都是星星,如果遇到寒冷的时候,就点一把火。倘若找不到火苗,也没有木头取火,也试着写一首取暖的小诗。
 
为什么写诗? 
 
校长说:写诗的孩子,不会砸玻璃。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 
12岁的施应锁写过一首《朋友》:
 
放学回家的路长长的
只有我一个
家里的牛圈大大的
只有小牛一头
当我抱住它的时候
我们都有了朋友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14岁的李玲写下《黑夜》:
 
我信奉黑夜
因为它能覆盖一切
就像是爱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小学三年二班的同学写《雨》:
 
乌云和白云
结婚
我们欢呼着
去捡他们撒下的
喜糖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寡言少语的小云也念出自己的诗:
 
10年后
我希望做一个自私的妈妈
我会教我的孩子
把自己的爱留给自己的孩子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在某个夜晚,她鼓起勇气在视频通话里,对着母亲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:
 
《孩子》
 
小鸟是大鸟的孩子
白云是蓝天的孩子
路灯是黑夜的孩子
母亲去广东的时候
我把我的鞋
放在母亲鞋的旁边
因为
我是母亲的孩子
 
诗,从未在远方
 
诗歌很简单,就是闭上眼睛,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,能在暗夜中找到微光的孩子,就已经长大了。而我们的社会、成年人的世界,已经好久没有过这样的“诗意”了。
 
 

 


 

非常赞同 若有所悟 一般般啦 十分愤怒 嘿嘿搞笑 十分感动 感觉不错 是真的吗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

推荐图文

折翼天使李应霞-梦想,在路上-_